亚州免费在线播放_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_免费一级毛毛片_午夜高清无码性爱视频

海洋衛(wèi)士壓載水
首頁 > 資訊 > 船舷內外 > 正文

LNG運輸船:格局變化與船型進化

2024-06-16 18:25:38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源/中國海油

自業(yè)界公認的第一艘LNG運輸船“Methane Pioneer”投入運營以來,截至2023年底,全球LNG運輸船船隊數量達753艘,艙容總量約1.13億立方米。另據克拉克森(Clarksons)預測,2024年或將有89艘LNG運輸船(艙容總量約1490萬立方米)交付,比2021年創(chuàng)紀錄的1010萬立方米交付量還高48%。之后幾年,交付量依舊巨大。2025年,將有艙容總量約1450萬立方米的船舶建成交付,而在2026年和2027年,131艘船舶(艙容總量約2290萬立方米)將轉交船東。

通過上述數據進行粗略計算,全球LNG船隊規(guī)模在未來幾年將達到1050艘左右。而在LNG運輸船出現的這65年時間里,全球天然氣海上貿易需求增長穩(wěn)定且迅速,船舶尺度(LNG運輸船以艙容<立方米>為單位計量)大型化逐漸成為主流,F如今,LNG運輸船艙容已突破27萬立方米。

自西向東

1959年,由補給船改裝而成的“Methane Pioneer”號裝載5000立方米LNG從美國萊克查爾斯港(Lake Charles)駛往英國坎維島(Canvey Island),為LNG海上運輸和LNG運輸船的發(fā)展和之后革新繪上起點。1964年,全球第一艘新造LNG運輸船“Methane Princess”服役,從阿爾及利亞阿爾澤港(Arzew)向坎維島運送了世界上第一批商業(yè)用途的LNG,該船裝有9個LNG液艙,艙容27400立方米。這兩艘姊妹船分別出自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哈蘭與沃爾夫船廠(Harland and Wolff)和英國英格蘭坎布里亞郡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廠(Vickers-Armstrong)。同年,艙容25000立方米的法國第一艘LNG運輸船“Jules Veme”下水,并于1965年在勒阿弗爾港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LNG首次交付——這標志著法國LNG工業(yè)化的開端,也讓法國開始了對更大、更有技術含量的LNG運輸船及儲罐的設計。

1969年9月23日,當時世界上艙容最大的兩艘LNG運輸船——“Polar Alaska”和“Arctic Tokyo”在瑞典考庫姆船廠(Kockums)命名,一個月后,前者駛往東京灣,向日本運送該國有史以來進口的第一批LNG。1971年,由法國燃氣公司(Gaz de France)和日本郵船成立的合資公司Gazocean接收了全球第一艘艙容超過50000立方米的LNG運輸船“Descartes”。與此同時,艙容更大的75000立方米LNG運輸船正在法國La Ciotat船廠建造。

1972-1975年,3艘艙容87600立方米的LNG運輸船陸續(xù)由挪威MOSS Rosenberg船廠交付使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球罐型液貨艙概念正是由該船廠于1970年首次提出。

相關資料顯示,1980年全球LNG貿易量達313.4億立方米,是1970年貿易量(26.9億立方米)的11.65倍。同時,隨著卡塔爾擬定影響深遠的能源出口基本設想及韓國成為LNG進口國,國際天然氣海上運輸需求極大地刺激了船東對于LNG運輸船經濟性的追求。

上世紀80年代,LNG運輸船的最大艙容已近13萬立方米,而在此期間,有能力建造LNG運輸船的船廠也已不限于英國、法國、瑞典和挪威。1981年,川崎重工引進MOSS Rosenberg船廠的球罐型液貨艙概念,建成交付亞洲第一艘LNG運輸船“Golar Spirit”,該船船長289米、型寬44.6米,5個儲罐總艙容為12.9萬立方米。川崎重工“Kawasaki Panel”設計系統(tǒng)將日本帶入LNG運輸船建造市場。1984年,三井造船(Mitsui Engineering&Shipbuilding)建造的12.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泉州丸”(Senshu Maru)交付。這艘LNG運輸船為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共有,商船三井營運,其服役37年間,航行總計近200萬海里,733次航行共運載LNG約900萬噸。

上世紀90年代,韓國成為亞洲第二個有能力建造LNG運輸船的國家。1994年6月,韓國建造的首艘LNG運輸船“現代烏托邦”(Hyundai Utopia)在現代重工蔚山船廠交付,該船艙容12.5萬立方米,是韓國天然氣公司為長期進口LNG而打造的3艘船中的第一艘。1996年,三星重工接獲首艘13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似乎也正在此時,歐洲船廠緩緩步出LNG運輸船建造領域。

進入21世紀,LNG運輸船尺度在國際貿易需求與船廠制造工藝雙重影響下越來越大。2001年,三星重工成功開發(fā)新一代電力輔助推進LNG運輸船,艙容14.7萬立方米,2005年,艙容達到15.3萬立方米的船型出現。2008年則是一個更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全球第一艘為卡塔爾當年提出的能源出口基本設想而打造的Q-Max型LNG運輸船“Mozah”投入使用。這一年,中國船廠更是完成歷史性突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中華)成功交付首艘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LNG運輸船“大鵬昊”號。

厚積而薄發(fā)。2015年,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造船)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建造的國內首艘30000立方米LNG運輸船“海洋石油301”順利交付。同年,滬東中華交付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其自主設計建造的艙容17.2萬立方米的“巴布亞”(Papua),標志著中國大型LNG運輸船進入國際市場。2016年,滬東中華獲得亞馬爾(Yamal)項目4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2017年,又與商船三井簽訂4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2022年,江南造船、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揚子江船業(yè)集團公司分別獲得首筆大型LNG運輸船訂單,招商局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與歐洲船東簽訂4+2+2艘1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成為中國船舶工業(yè)第五家獲得大型LNG運輸船實船訂單的船廠。

2022年,滬東中華獲得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Energy)“百船計劃”第一批60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中的12艘。2024年4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卡塔爾能源公司就第二批18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Q-Max型LNG運輸船建造項目簽約,標志著中國LNG運輸船研發(fā)設計建造從大型一舉跨入超大型領域,高端船舶研發(fā)設計能力向世界領先目標邁進。

領域之最

上述18艘Q-Max型LNG運輸船將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建造,是目前全球艙容最大的LNG運輸船。這型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總長344米、型寬53.6米、型深27.2米,設計吃水12米,采用雙燃料低速機推進和NO96 Super+圍護系統(tǒng)。該型船具有五大技術特點:艙容方面,采用5艙方案,尺度緊湊,較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的運載能力提升57%;性能方面,采用多目標優(yōu)化的雙艉鰭線型,具有優(yōu)異的快速性,蒸發(fā)率更低,噸海里貨物運輸能耗比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降低9.9%;安全性方面,液艙采用增強型絕緣模塊,配置實時晃蕩監(jiān)測系統(tǒng)、船體配置應力監(jiān)測和防碰撞系統(tǒng),有多重保障之下,安全可靠性高;操控性方面,配備再液化系統(tǒng)和軸發(fā)反向助推系統(tǒng),操控靈活,碳強度指標(CII)比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低23%,可以靈活匹配不同航線的各種運營區(qū)間;兼容性方面,多元化優(yōu)化吃水和配載設計,覆蓋各大主流航線。

這也是中國船廠拿下的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據悉,每艘新船造價高達3.05億-3.1億美元,18艘船舶總金額將達5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4.37億元),不僅是中國造船業(yè)承接的最大LNG運輸船訂單,也創(chuàng)下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新紀錄。

滬東中華是我國首家具備LNG運輸船建造能力的船廠,“大鵬昊”是其開篇之作。LNG船運輸船作為天然氣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huán)和重大裝備,直接關系到我國能源規(guī)劃的順利實施。經過多年艱苦付出,2008年4月,中國建造的第一艘LNG運輸船“大鵬昊”交付。“大鵬昊”船長292米、型寬43.35米、型深26.25米,艙容14.7萬立方米,是當時全球最大的薄膜型LNG運輸船,填補我國在LNG運輸船設計、建造領域的空白,并從此進入這一之前很長一段時期由韓國船企主導的市場。此后,滬東中華相繼推出“長健”“長安”“長興”“長恒”系列LNG運輸船。

圖源/滬東中華

全球同級別艙容LNG運輸船中設計吃水最淺的“大鵬公主”則更好地滿足了我國國內LNG運輸需求。“大鵬公主”總長239米、型寬36.6米,液艙型式為GTT NO96 L03+,獨特的設計使其吃水低于8.5米,通江達海,具有卓越的適航性,尤其在枯水季節(jié)也能進入長江、珠江流域,服務區(qū)域廣;采用獨特的雙艉鰭線型,快速性能優(yōu),航向穩(wěn)定性好,安全可靠性高;雙主機雙螺旋槳推進、雙舵系操縱,在全球同級別LNG運輸船中航行、操縱能力最強;具有高度靈活的轉運兼容性,可實現從30000立方米小型LNG運輸船到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廣泛船型范圍之間的液貨轉運,為客戶提供靈活的多元化的二程轉運方案。

滬東中華為卡塔爾能源公司建造的Q-Max型LNG運輸船將于2028年開始陸續(xù)交付,而現役用于卡塔爾能源出口的兩型最大艙容運力均建于韓國船廠。

2007年9月10日和11日,HD現代蔚山船廠和三星重工巨濟船廠先后命名全球首批Q-Flex型LNG運輸船“Al Gattara”和“Tembek”。Q-Flex型LNG運輸船船長約315米、型寬約50米,艙容21.6萬立方米,是全球首個使用船載再液化裝置的船型。

一年后,三星重工交付全球首艘Q-Max型LNG運輸船“Mozah”,該船船長345米、型寬53.8米,配備5個LNG液艙,艙容26.6萬立方米,用于卡塔爾向歐洲,以及美國向遠東運輸LNG。由于規(guī)模經濟效益和發(fā)動機使用效率提升,與傳統(tǒng)艙容為14萬立方米左右的LNG運輸船相比,Q-Max型船的載貨量增加了近90%,單位貨物耗能卻減少約40%。相關資料顯示,“Mozah”配備當時最大的薄膜型密封艙,以及最新的船體防污保護和消防系統(tǒng),船載再液化裝置則將運輸過程中蒸發(fā)的天然氣重新液化,將其作為液體重新注入液艙,而不是將其作為蒸發(fā)氣體用于為船舶本身提供動力,盡可能保證貨物完全運輸。這對從卡塔爾到歐洲或美洲的長途航行非常有利。“Mozah”配備兩臺柴油發(fā)動機驅動雙螺旋槳和方向舵,使船舶更加節(jié)能、可靠且易于操縱,從而減少多達1/3的燃料消耗。

全球首次大型船舶應用自主技術控制完成跨洋航行的主角也是一艘LNG運輸船。2022年5月,艙容18萬立方米的“Prism Courage”搭載由HD現代子公司、專攻船舶自主導航技術的Avikus研發(fā)的“HiNAS 2.0”從美國墨西哥灣自由港出發(fā)駛往韓國保寧LNG接收碼頭,在這段跨太平洋航行中,該船有約一半航程通過自主航行完成。“Prism Courage”于2021年建造完成,采用雙燃料發(fā)動機和Mark III Flex薄膜密封系統(tǒng)。

2017年6月,大宇造船為俄羅斯船東建造的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Christophe de Margerie”命名。這是全球首艘北極專用(ARC7冰級)破冰型LNG運輸船,船長299米、型寬50米,船首和船尾均覆蓋70毫米厚鋼板,可承受零下52攝氏度低溫,能在冰厚2.1米的冰區(qū)航行。2014年,大宇造船接獲亞馬爾項目15艘破冰型LNG運輸船建造合同,每艘船舶造價約3.2億美元,甚至比滬東中華新接獲的Q-Max型船還要貴1000萬-1500萬美元,可謂全球單船造價最高的LNG運輸船。

日本是除歐洲以外第一個擁有LNG貨物圍護系統(tǒng)專利的國家。上世紀60年代開始,石川島播磨重工(IHI)開始研究自持式棱柱型液艙,最初主要為液化石油氣(LPG)運輸船和支線油船設計。之后,IHI建造了許多專門為這些產品設計的船只,這些船只都采用了這種類型的油輪。1980年,IHI意識到先進液艙技術開發(fā)的重要性,并于1985年完成了自持式棱柱型設計。1993年6月,全球第一艘支持式棱柱型LNG運輸船“Polar Eagle”及其姊妹船“Arctic Sun”在愛知船廠交付,兩船艙容均為87500立方米。

明星船型

2023年1月,“Seri Damai”和“Seri Daya”加入馬來西亞國際航運集團(MISC)船隊,這兩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由三星重工建造,采用GTT Mark III Flex PLUS貨物圍護系統(tǒng),液艙隔熱性能的增強使其蒸發(fā)率降至0.07%。船舶由WinGD X-DF推進系統(tǒng)提供動力,因此無需任何外部廢氣后處理系統(tǒng)即可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Tier III排放要求,并符合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標準。

“Seri Damai”與“Seri Daya”均配備三星重工研發(fā)的智能故障診斷系統(tǒng)SVESSEL,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在虛擬空間遠程監(jiān)測船舶的主要設備數據,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及故障進行診斷,并制定維修保養(yǎng)計劃,提高設備運行效率。SVESSEL智能船舶解決方案已開發(fā)六大主要功能模塊:船舶實時能耗、狀態(tài)監(jiān)測,經濟性航行導航解決方案,航行安全管理,環(huán)保評估報告,網絡安全數據平臺,以及遠程岸基監(jiān)測。

當年,上述兩船入選由國際知名船舶媒體“Maritime Reporter&Engineering News”評出的“年度名船”榜。

在海事界具有崇高知名度的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RINA)每年夏季都會發(fā)布“年度杰出船型名船錄”(Significant Ships),過去4年,共有9艘LNG運輸船入選。

“Coral Nordic”是江南造船為荷蘭船東Anthony Veder設計建造的30000立方米LNG運輸船,該船總長176.8米、型寬28.8米、型深19米,配備雙燃料主機、雙燃料發(fā)電機和雙燃料熱油鍋爐,滿足最新排放要求及相關船級社冰區(qū)1A要求,全船低溫防寒設計可在北歐地區(qū)運行。

“Coral Nordic”機艙主要是由瓦錫蘭四沖程雙燃料主機及遙控系統(tǒng)、齒輪箱、調距槳、兩臺雙燃料發(fā)電機、一臺雙燃料熱油鍋爐、7大模式的軸帶發(fā)電機和相關電站管理系統(tǒng)構成,另配備兩臺有緣濾波器以改善電網質量。這套機艙系統(tǒng)動力響應迅速、經濟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在目前主流民船中鮮有配置,為未來機艙設計提供了一個參考模板。該船機艙系統(tǒng)內的報警點有5335個,加上燃氣系統(tǒng)相關1600個報警點,整船報警點約8000個,是普通液化氣船的4倍,而每個報警點之間還存在部分關聯。

“Coral Nordic”配有兩個雙耳液罐,單罐艙容16000立方米,單罐重量約1600噸,是目前世界上艙容最大的C型雙耳LNG液罐,超低蒸發(fā)率≤0.15%,設計建造難度均遠超常規(guī)液罐,液罐最厚處鋼板超50毫米,這對江南造船的焊接工藝和焊接質量提出了非常高要求。

“Avenir Aspiration”由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這艘75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總長115.8米、型寬19米、型深11.8米,配置兩個C型儲罐。該船采用雙燃料電力推進系統(tǒng),具有現代、安全、節(jié)能和環(huán)保等特點,技術指標先進。配置兩套全回轉主推進器和一套艏側推,低速操縱性和自力靠泊能力強,能在港口和錨地靈活機動地完成LNG加注作業(yè)。經濟性方面,使用貨物蒸發(fā)氣作為主能源,既節(jié)能環(huán)保,又能有效利用貨損熱量。

“Avenir Aspiration”還具備1B級冰區(qū)加強符號,能在有嚴重冰況的港口開展工作,液艙、油艙和含油水艙具有雙層船殼保護,能防止局部破損下的燃料泄漏。

HD現代集團旗下造船子公司HD現代三湖于2022年交付挪威船東Knutsen LNG的“Santander Knutsen”是一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該船總長299.6米、型寬46.4米、型深26.3米,采用GTT Mark III貨物圍護系統(tǒng),配備雙燃料發(fā)動機、蒸發(fā)氣體管理裝置、Hi-ALS空氣潤滑系統(tǒng)、輔助動力軸帶發(fā)動機及優(yōu)化的船體和航速設計。

具體而言,船體和機械設計的改進,以及數字性能管理系統(tǒng)的引入使“Santander Knutsen”在碳減排方面有更優(yōu)秀的表現,其中空氣潤滑系統(tǒng)預計將減少6%的燃料消耗。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推進力和能效,該船配備WinGD二沖程雙燃料X-DF發(fā)動機,經濟運行解決方案通過軸帶發(fā)電機為船供電,從而允許停止輔助發(fā)電機以減少燃料消耗。瓦錫蘭為“Santander Knutsen”提供的運營性能解決方案包括運營績效改進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實時數據使管理和控制能夠實現成本節(jié)約和更高效的運營。

“Ravenna Knutsen”是全球首批小型雙燃料LNG運輸船之一,該船總長180米、型寬28.4米、航速可達15節(jié),采用三儲罐設計,可全部或部分加壓,艙容33000立方米,于2021年由HD現代尾浦交付。HD現代尾浦也因此成為韓國首家建造此類船舶的船廠。

“Ravenna Knutsen”配備的雙燃料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7710kW,驅動瓦錫蘭提供的可調距螺旋槳。燃氣模式運行時,發(fā)動機符合IMO Tier III標準。為了實現機動性,“Ravenna Knutsen”配備了康士伯TTC 65管道式側推系統(tǒng)。瓦錫蘭提供了貨物裝卸解決方案,包括燃料供應、貨物控制系統(tǒng)和再液化裝置,該方案監(jiān)測和控制低溫貨物,結合開發(fā)的混合制冷劑再液化裝置,確保對液艙壓力和溫度的全天候控制。

與“Ravenna Knutsen”同時入選“2021年度杰出船型名船錄”的另一艘LNG運輸船,則是前文提到應用自主技術控制完成跨洋航行的“Prism Courage”。

2020年,丹麥船東Celsius Shipping旗下子公司Celsius Tankers接收其訂造的首批4艘18萬立方米LNG船中的首制船“Celsius Copenhagen”,該船Mark III Flex薄膜密封系統(tǒng),由三星重工按照當時行業(yè)內最嚴格的能效和排放標準建造,通過優(yōu)化船體和使用空氣潤滑系統(tǒng)來減少船舶在水中的摩擦,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當年第二季度末投入運營的“Flex Aurora”艙容17.4萬立方米,由HD現代三湖建造,采用Mark III Flex貨物圍護系統(tǒng),配備WinGD低壓X-DF二沖程發(fā)動機和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tǒng),以符合IMO Tier III在氣體和液體兩種模式下的監(jiān)管要求。“Global Energy”艙容17.4萬立方米,由大宇造船建造,并于2020年交付給卡塔爾天然氣運輸公司(Nakilat),該船配備MAN Energy Solutions推出的ME-GI發(fā)動機,并通過現代船體結構設計和其他先進節(jié)能技術實現了在同類型船中的競爭力。同年在榜的另一艘LNG運輸船名為“CNTIC VPower Globe”,該船艙容30000立方米,服務用于緬甸LNG貿易運輸業(yè)務。

2024年4月19日,三星重工巨濟船廠為摩根大通(JP Morgan)建造的LNG運輸船“Orion Spirit”命名,該船船長290米、型寬45.8米,艙容17.4萬立方米。從某種意義上講,“Orion Spirit”也為一艘自帶光環(huán)的明星船——她是韓國自1994年開始建造LNG運輸船以來,該國船企建造的第500艘出口LNG運輸船。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營運LNG運輸船約680艘,其中四分之三由韓國建造,韓國船企在建LNG運輸船及手持訂單約256艘。如此成就,韓國僅用30年。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LNG運輸船交付于2008年,如今則實現多個全球之最,短短15年,屢次在LNG運輸船制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信隨著我國造船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以及優(yōu)質資源的合理運用,未來幾年,破局將是必然。

為你推薦

新加坡塞港加。〈a頭利用率已達90%!

新加坡塞港加。〈a頭利用率已達90%!

新加坡港,作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因紅海危機導致的船只繞道現象,使得其擁堵問題愈發(fā)嚴重。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的商船攻擊,迫使船公司選擇避開蘇伊士運河...
2024-06-14 19:01:42

為航運業(yè)生產綠色電子燃料,值得嗎?

為航運業(yè)生產綠色電子燃料,值得嗎?

數字航運公司Navtor負責減排業(yè)務的高管表示,航運業(yè)可能是最后一個去碳化的重度排放行業(yè),而且這也許是合理的...
2024-06-14 17:47:57

綠色低碳,氫能先行!哥德堡港與日立能源共創(chuàng)港口新標桿

綠色低碳,氫能先行!哥德堡港與日立能源共創(chuàng)港口新標桿

哥德堡港近日與日立(Hitachi)能源公司及日立(中國)氫能源公司達成了里程碑式的合作,標志著三方在氫能領域的創(chuàng)新嘗試正式啟動。這次戰(zhàn)略性的合作不僅彰顯了哥德堡港和日立集團對綠色、低碳未來的堅定承諾與共同愿景,同時也為全球港口行業(yè)樹立了一個嶄新的綠色標桿...
2024-06-14 09:53:00

德路里:中國海員工資顯著增長,干散貨船增速超5%

德路里:中國海員工資顯著增長,干散貨船增速超5%

根據最新發(fā)布的德路里《海員市場年度回顧與預測2024 25》報告,過去一年,中國的海員工資增長在國際航運主要海員國家中最為顯著。中國作為國際商船船員的第二大供應國,高級海員的人數持續(xù)增長...
2024-06-13 19:02:58

中集集電海上制氫/制氨工藝設計通過中國船級社審查

中集集電海上制氫/制氨工藝設計通過中國船級社審查

2024年6月7日,為了迎接世界海洋日,深圳市海洋發(fā)展局主辦的主題為“深度喚醒海洋,蔚藍澎湃深圳”啟動儀式在深圳福田區(qū)舉辦,正式啟動一系列的海洋主題推廣和宣傳活動...
2024-06-13 19:01:37

巴拿馬運河上調每日通行量和吃水限制

巴拿馬運河上調每日通行量和吃水限制

航運界網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宣布,隨著雨季到來和降雨量增加,以及未來幾周加通湖水位將上升,自7月11日起,將把目前的每日通過船舶從32艘增至33艘;自7月22日起...
2024-06-13 18:52:54

數據:2023年全球集裝箱海上丟失數量大幅下降至221個

數據:2023年全球集裝箱海上丟失數量大幅下降至221個

航運界網消息,世界航運理事會(WSC)6月11日發(fā)布了集裝箱海上丟失數量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集裝箱海上丟失數量大幅下降到至221個,盡管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數字,但WSC強調,仍然需要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并保持警惕。...
2024-06-13 18:11:21

2024軟科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排名發(fā)布

2024軟科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排名發(fā)布

2024年6月13日,高等教育專業(yè)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fā)布“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排名包括810個專業(yè),涉及93個專業(yè)類、12個專業(yè)門類。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是迄今為止覆蓋專業(yè)數量最多、參評專業(yè)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大學本科專業(yè)排名。...
2024-06-13 15:36:20

七O四所牽頭!中國首次消防拖輪無人化智能遠控測試圓滿成功

七O四所牽頭!中國首次消防拖輪無人化智能遠控測試圓滿成功

日前,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四研究所在上海長興島園區(qū)“無人船遠程控制中心”開展船舶遠程遙控航行與消防演示試驗,并獲得圓滿成功,實現零的突破,標志著中國在近海智能消防拖輪無人化關鍵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4-06-13 15:33:52

最新研究結果公布!氨燃料GHG減排可達61%

最新研究結果公布!氨燃料GHG減排可達61%

由國際氣體燃料動力船協(xié)會(SGMF)委托,Sphera公司具體執(zhí)行的關于氨燃料船舶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研究,近日發(fā)布了最新研究報告。報告基于當前航運業(yè)數據,對比分析了氨氣與傳統(tǒng)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GHG)排放情況。...
2024-06-13 12:24:29

揚子江船業(yè)集團宣傳樣本(中文)2024
揚子江船業(yè)集團宣傳樣本(英文)2024
漢盛海裝HANSUN-PURESTREAM壓載水系統(tǒng)-C&E手冊2022
漢盛海裝企業(yè)樣本2022
中船動力鎮(zhèn)江有限公司樣本2022
BSKY壓載水管理系統(tǒng) 無錫藍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大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 全系列船用泵
脫硫脫硝用噴嘴噴槍選型手冊-霧的池內
代斯米泵業(yè)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中文樣本 DESMI CompactClean壓載水管理系統(tǒng)
Sperre斯貝利壓縮機樣本
中船動力有限公司 柴油機 發(fā)動機 發(fā)電機組 脫硫
匯舸集團-煙氣洗滌產品中文樣本
<!–左箭頭–>
<!–右箭頭–>
船配商城
硫排放
壓載水處理系統(tǒng)產品選型
發(fā)電機及發(fā)電機組產品選型
    關閉